什么算重大疾病?这是一个困扰人们很久的问题。一般来说,重大疾病是指严重影响人身体健康、工作或学习能力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也给患者的家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但在医学界和社会上,对于什么算重大疾病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国家有对于重大疾病的定义和标准。我国实行医疗保险制度,也就意味着通过国家的政策和法律对于重大疾病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管理。我国目前对于重大疾病的定义主要是指可以严重危害个体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丧失其生产劳动力等重要影响的疾病。目前国内统一认可的28种重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肝硬化、肾功能衰竭、心脏移植等。对于这些疾病,患者可以享受国家卫生保障基金的理赔。
其次,从医学角度来看,重大疾病不仅包括那些得到国家认定的疾病,还包括那些对人的身体和生命健康有严重影响的疾病。例如癌症、肺部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等都可以被认为是重大疾病。这些疾病不仅对患者造成了很大的身体和经济负担,也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再说,从社会角度来看,重大疾病还包括一些传染性疾病,如SARS、H1N1等。这些传染性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经济负担,同时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不安全感和影响。
综上所述,重大疾病的定义不仅有法律和政策层面的规定,同时也取决于医学上的科学标准和社会公众的普遍认识。不过,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不论是什么样的疾病,预防和早期的诊治都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早治愈或减轻疾病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