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历这样一种情况:当我们向他人借钱时,对方会出具一份借条,但是并没有将借条交给我们,而是自己保留了一份。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不履行还款义务,我们能否仍然主张债权呢?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首先,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借条是一种证明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其作用类似于合同。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自愿协议的产物,要求双方自愿达成并履行协议。因此,如果借款人没有收到借条,那么他也就没有签署同意借款的协议,因此也就不存在借款的法律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是无法主张债权的。
其次,从证据的角度来看,借条是一种证明债权的重要证据。当然,借条并不是唯一的证明手段,还可以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比如,可以通过证人证言、银行转账凭证、微信聊天记录等方式来证明借款人确实借过钱。当然,这需要借款人自己提供证据,也需要法院予以认可。如果借款人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那么他仍然可以主张债权。
第三,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如果借条没有交付的情况下,借款人应该向借款人要求借条,以便自己能够留有一份证据。如果借款人不愿意交付借条,那么借款人也应该通过其他方式来留下证据,比如可以让借款人在纸上签字并写明借款数额、时间等信息。这样一来,即使借条没有交付,借款人仍然能够留下证据,以便在未来主张债权。
综上所述,有借条没交付事实是否可以主张债权,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借款人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借款关系的存在,那么他仍然可以主张债权;如果借款人没有收到借条,那么他就不存在借款的法律事实,无法主张债权。因此,在借款时,借款人应该留意这些细节,以避免因为证据不足而无法主张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