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么 >  知识 >  贷款纠纷 >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郭丁辰             来源:财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交易越来越普遍。然而,由于借贷双方对法律法规的不熟悉以及信用风险的存在,导致了一些纠纷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借贷诉讼的时效中断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就从法律规定、案例分析以及实践操作等多个角度来探讨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问题。

一、法律规定

2023022210362549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因下列原因不能行使诉讼权利的,期间中断:(一)起诉被告;(二)要求仲裁或者请求人民调解;(三)请求财产保全;(四)请求先予执行;(五)其他依法应当中断的情形。”因此,民间借贷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因起诉被告、要求仲裁或者请求人民调解、请求财产保全、请求先予执行等原因不能行使诉讼权利的,期间都可以中断。

二、案例分析

1.案例一

2019年,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借款金额10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到期后,乙未按合同约定还款,甲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甲因病住院手术,无法行使诉讼权利,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中断了诉讼时效期间。

2.案例二

2018年,丙与丁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5万元,借款期限为3年。到期后,丁未能按照合同约定还款,丙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由于丙的疏忽,未按照法院要求提交证据,导致案件被驳回。之后,丙发现自己的证据漏交,立即向法院申请重新立案。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中断了诉讼时效期间。

三、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中,当事人应当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及时向法院申请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同时,在借款合同中,当事人可以明确约定“当事人因特殊原因无法行使诉讼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等相关条款,以充分保护自身利益。

总之,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是当事人在起诉被告、要求仲裁或者请求人民调解、请求财产保全、请求先予执行等原因无法行使诉讼权利时,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当事人在实践操作中要充分了解相应规定,及时向法院申请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以保证自身权益的得到保护。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财么”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