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夫妻是指离婚或丧偶后再次结婚的夫妻。在再婚前,夫妻双方可能都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拥有各自的财产。那么,在再婚夫妻婚前,如何分割双方的财产呢?
一、财产公证
财产公证是指夫妻双方在结婚前到公证处办理的公证手续,将各自的财产进行公证,确保婚前财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在婚姻关系解除后,双方可以依据财产公证书上的财产状况进行分割。
二、协议书
另一种方式是夫妻双方签订婚前协议书,明确双方婚前财产的归属和分割方式。婚前协议书可以包括财产的分割比例、分割方式、分割时间等方面。但是,在签订婚前协议书时,应该注意协议书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以免发生任何纠纷。
三、遗嘱
如果夫妻双方都已有一定的年龄,可以考虑签订遗嘱。遗嘱是指遗嘱人在生前对自己的财产分配做出的指示。通过遗嘱,夫妻可以明确各自的财产归属和分割方式,避免婚后产生财产纠纷。
四、民法典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规定:“夫妻共同生活中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一方生活中所得的财产,归该方所有。”根据该规定,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后共同生活中所得的财产,应该归夫妻共同所有。但是,如果双方在婚前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财产,应该根据婚前财产的归属进行分割。
总之,在再婚夫妻婚前,合理的分割婚前财产可以避免婚后产生财产纠纷。夫妻双方应该在签订婚前协议书、进行财产公证、签订遗嘱等方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明确各自的财产归属和分割方式,以免发生任何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