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么 >  知识 >  婚姻财产 > 婚内财产约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婚内财产约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李梦琪             来源:财么

婚姻是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财产问题则是婚姻中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在婚姻中,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往往需要通过财产约定来规定。但是,如果发生纠纷,那么婚内财产约定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呢?本文将从法律角度、案例分析等多个角度为您解析。

一、法律规定

2023022210362558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因婚姻关系产生的财产纠纷,诉讼时效期间自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不得超过二年。”这说明,在婚姻关系中,夫妻之间的财产纠纷,无论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是离婚后,都必须在两年之内提起诉讼。否则,将无法获得法律保护。

二、案例分析

1.案例一

张某与李某离婚后,因为房产问题发生了纠纷。据张某称,李某在离婚前曾与他签订过一份财产约定,约定将房产归属于张某。但是,由于张某在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后超过了两年才提起诉讼,因此法院驳回了他的起诉。

2.案例二

王某与李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曾签订过一份财产约定,约定将所有财产分割清楚,各自占有。但是,李某在离婚后不久就将部分财产转移给了自己的亲戚。王某在得知此事后立即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并获得了法律保护。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婚内财产约定的诉讼时效不是绝对的,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在离婚后长期未被执行,导致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时间延长,那么诉讼时效期间也可能会相应延长。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在婚内财产约定中,应该明确约定的内容,避免引发后续的纠纷。

2.如果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涉及到房产等大额财产,最好采取公证的方式进行,以确保约定的有效性。

3.如果遇到婚内财产纠纷,应该尽快向律师咨询,以便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婚内财产约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但是,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在签订婚内财产约定时,应该注意约定的明确性和有效性,以避免后续的纠纷。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婚内财产纠纷,应该及时向律师咨询,以获得合法权益的保护。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财么”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