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么 >  知识 >  婚姻财产 > 民法典孩子是属于父母的个人财产吗?

民法典孩子是属于父母的个人财产吗?

张晓明             来源:财么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许多人开始关注其中关于家庭和婚姻的条款。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是:孩子是否属于父母的个人财产?虽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从法律、伦理、道德等多个角度来看,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论点。

从法律角度看,根据民法典第101条规定,“夫妻对子女的出生、抚养、教育等事项,应当共同承担责任”。这表明,在法律上,孩子是夫妻共同的责任,而不是父母的个人财产。此外,民法典中还规定,禁止买卖、赠与、抵押、质押未成年人的财产。这也意味着,孩子不是父母的个人财产,不能被用作交易的对象。

20230222103625550

从伦理和道德角度看,孩子是独立的人格,不应该被看作父母的财产。父母应该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抚养、教育和成长环境。父母不应该将孩子看作自己的财产,利用孩子谋取私利。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帮助孩子成为独立、自尊、自强的个体。

然而,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人将孩子看作财产,将其用于交易或谋取私利。比如,一些家长利用孩子的表演才能从事儿童艺术表演行业,或者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希望孩子能在未来带回更多的经济利益。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孩子人格的侵犯,也有可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从法律、伦理、道德等多个角度来看,孩子不是父母的个人财产。父母应该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抚养、教育和成长环境。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孩子权益的保护,避免孩子被用作谋取私利的工具。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财么”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