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离婚财产分割是该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婚姻法离婚财产分割采用的是“婚姻期间所得财产共同所有,离婚时应当平分”的原则,那么具体来说又是如何的呢?
首先,婚姻期间所得财产指的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股票、基金、房产、车辆等等。但是,新婚姻法规定:“婚姻期间所得财产中因一方工作或者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以及一方在婚姻期间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视为该方个人财产。”也就是说,夫妻在婚姻期间所得财产中,如果是一方的工作或经营活动所得,则视为该方个人财产;如果是继承或受赠的财产,则也视为该方个人财产,不需要分割。
其次,离婚时的财产分割是平分,也就是说,夫妻离婚时,婚姻期间所得财产要进行均分。但是,离婚财产分割并不是简单地把所有财产平分,而是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夫妻离婚时,应该考虑到双方的实际财产状况、双方的贡献、婚姻期间的分工、子女抚养等因素,来公平地分配财产。
第三,新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通过劳动、知识、技能等非财产性贡献取得的财产增值,以及一方在婚姻期间的家庭务劳动,也应当在财产分割中予以考虑。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夫妻平等贡献的尊重,也有助于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
第四,新婚姻法还规定,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就财产分割达成协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财产分割。这一规定为夫妻离婚后财产分割提供了法律保障,也有助于避免离婚过程中的纠纷和矛盾。
综上所述,新婚姻法离婚财产分割采用的是“婚姻期间所得财产共同所有,离婚时应当平分”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时,应该考虑到双方的实际情况、财产贡献、家庭务劳动等因素,来公平地分配财产。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财产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