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女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而父母也乐意为子女提供帮助。因此,很多夫妻在婚后,会得到父母的经济支持,购买房产。但是,万一夫妻关系出现问题,这些父母买房产该如何分割?婚姻法是否有相关规定?
婚姻法规定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后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共同增值的部分。而父母买房产属于夫妻婚前财产,如果未在婚姻登记时登记为共同财产,那么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离婚时,父母买房产属于房产所有人的个人财产,不受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影响。
但是,如果夫妻在婚后对父母买房产进行了共同还贷或者装修等投资,那么这部分投资就应该视为共同财产,应该由夫妻共同分担。
另外,如果夫妻在婚后将父母买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那么这部分房产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该按照婚姻法规定进行分割。
解决方法
对于夫妻离婚时的父母买房产分割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婚前就进行规划和协商。例如,父母可以在房产买卖合同中注明,房屋归夫妻所有人所有,但父母有权占用或出租。这样可以保证夫妻离婚时不会因为父母买房产问题而产生纠纷。
此外,如果夫妻在婚前未对父母买房产进行规划,也可以在离婚时达成协议,将父母买房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分割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夫妻双方的意愿进行协商,也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进行裁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在购房时使用的是婚前财产,那么房产就属于父母的个人财产,不受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影响。因此,在购房时就需要慎重考虑是否将房产登记在夫妻的名下。
结语
总之,婚姻法对婚后父母买房产确实有相关规定,但具体的分割方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和裁决。夫妻在婚前就应该规划好父母买房产的归属问题,以避免离婚时产生纠纷。同时,父母在购房时也需要注意婚姻法的相关规定,以免因为财产归属问题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