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离婚中的财产分割问题更是让很多夫妻争执不休。那么,财产分割有争议的情况下,离婚能判离吗?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可以肯定或否定的,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财产分割争议并不是离婚的直接原因,因此不能单凭财产分割争议就判离婚。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必须有合法的事由,如夫妻感情破裂、重婚、家庭暴力等。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才能申请离婚,而财产分割的问题只是离婚的一个附带问题。因此,财产分割有争议并不一定能判离婚。
其次,从司法实践来看,财产分割争议可以成为离婚的事由之一。在实际审判中,如果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割争议非常严重,甚至影响到双方的感情和生活,法院可以将财产分割问题视为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之一,从而判决离婚。这种情况下,财产分割争议成为了离婚的间接原因,而不是直接原因。
再次,从社会伦理角度来看,财产分割有争议的离婚不应该判离。离婚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在离婚之前,夫妻双方应该尽量协商解决财产分割问题。如果夫妻双方一味争夺财产,甚至不惜走上法律程序,最终导致离婚,这不仅会给双方带来伤害,也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夫妻感情的维护和引导,尽量避免因为财产分割问题而导致的离婚。
综上所述,财产分割有争议的情况下,离婚能否判离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从法律角度来看,财产分割争议并不是离婚的直接原因,因此不能单凭财产分割争议就判离婚;从司法实践来看,财产分割争议可以成为离婚的事由之一,但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社会伦理角度来看,财产分割有争议的离婚不应该判离,夫妻双方应该尽量协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