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方不同意离婚会对财产分割产生影响,因为在离婚过程中,财产分割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及司法实践判断,对于一方不同意离婚而导致的财产分割拖延问题,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仲裁或诉讼程序的复杂程度。如果一方提出离婚申请并且有财产纠纷需要解决,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那么就必须通过仲裁或诉讼程序进行解决。这个程序的复杂程度可能会影响时间的长短。如果争议不大,程序可以较快结束。但是,如果争议比较大,程序可能会拖延很长时间。
2. 财产分割的难易程度。如果夫妻财产分割较为简单,比如各自的财产明确,双方均同意如何分割,那么即便一方不同意离婚,也不会对财产分割的时间产生过多影响。但是,如果夫妻共同财产复杂,或者一方不同意离婚前就隐藏了财产,那么财产分割可能会变得比较棘手,反复地申报、鉴定,调解可能会进行很长时间。
3. 判决结果和执行的难易程度。如果争议经过仲裁或诉讼解决,判决结果需要被执行。如果判决结果无异议,则可能会很快执行。但是,如果有异议,或者被执行方故意拖延执行时间,可能会导致执行时间的拖延。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意离婚的一方所导致的财产分割拖延,主要取决于仲裁或诉讼程序的复杂程度、财产分割的难易程度和判决结果的执行难易程度。因此,时间长短是难以具体确定的。但是,如果每一步都按照规定沿着执行下去,相信问题是可以得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