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问题上,夫妻双方对于房产的分配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在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上,更容易引起争议。那么,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离婚怎么分呢?下面从法律、道德、客观实际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法律角度
根据《婚姻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夫妻财产状况、婚姻期间各自的贡献和其他相关因素,判决各自分得。”因此,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当协商划分财产,如果协商不成,则需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分配。
对于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夫妻双方应当先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纠纷诉讼。在诉讼中,法院会根据夫妻双方的财产状况、婚姻期间各自的贡献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判决,一般来说,夫妻双方可以按照出资比例分配房产。
二、道德角度
在道德层面上,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应当是夫妻共同的财产,因为这是父母给予夫妻的帮助和支持,是父母对夫妻生活的关爱和关心。因此,夫妻双方应当将这笔财产视为共同财产,不应当因为离婚而争夺。
如果夫妻双方无法和平分配房产,可以考虑将房产出售,并将所得的资金平分。这样既可以避免争执,也可以保障双方的利益。当然,如果其中一方认为自己的贡献更大,可以适当提出要求,但不能过分索取。
三、客观实际角度
在客观实际上,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有可能是夫妻双方的婚前财产,或者是其中一方的赠与物。这种情况下,房产应当归属于财产所有人或者赠与人,而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夫妻双方应当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配。如果夫妻双方的出资比例相同,那么可以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婚姻期间各自的贡献、子女抚养等因素进行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