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事实婚姻,也就是没有进行正式的婚姻登记,但是却生活在一起的状态。然而,当其中一方去世时,财产处理问题就会变得非常棘手。那么,事实婚姻一方死亡财产应该如何处理呢?
一、依法继承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当一方去世时,其财产应该依照其遗嘱或者法定继承顺序进行继承。对于事实婚姻一方死亡财产,如果其没有立遗嘱,那么其财产就应该依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继承。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如果死亡的一方没有立遗嘱,那么其财产将由其父母、配偶、子女等依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对于事实婚姻中的财产,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为一方的个人财产,那么就应该被视为共同财产,由遗产继承人共同继承。
二、协商分割
如果事实婚姻双方在生前已经达成过财产协议,那么就可以依照协议进行分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协议必须是在双方都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并且需要有证据证明。如果没有证据证明,那么这个协议就无法起到作用。此时,就需要根据继承法进行分割。
三、共同购买房产
如果事实婚姻双方共同购买了房产,那么在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可以依据《物权法》的规定继续享有该房产的使用权。但是,如果房产是按揭购买的,那么需要注意的是,另一方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偿还完剩余贷款,否则银行有权将房产拍卖以偿还贷款。
四、留遗嘱
如果事实婚姻一方想要将自己的财产留给另一方,那么就需要立遗嘱。遗嘱可以指明具体的财产继承人,避免财产处理的纷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被法院判定为无效。
综上所述,事实婚姻一方死亡财产的处理需要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进行,如果双方有财产协议,可以根据协议进行分割。对于共同购买的房产,另一方可以继续享有使用权,但是需要偿还剩余贷款。如果想要将财产留给另一方,可以立遗嘱。最重要的是,需要在生前进行合法的财产规划,避免在去世后发生财产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