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么 >  知识 >  遗产纠纷 > 订立遗嘱的法定形式是怎样的?

订立遗嘱的法定形式是怎样的?

张晓明             来源:财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遗产继承的意识不断增强,订立遗嘱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那么,订立遗嘱的法定形式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法律层面、实践层面和案例层面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法律层面

20230222103625681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订立遗嘱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2. 遗嘱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 遗嘱应当由订立遗嘱人亲笔签名;

4. 遗嘱应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人在场,并在遗嘱上签字或者盖章。

此外,遗嘱的内容也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

实践层面

在实践中,订立遗嘱的形式也有所变化。有些人可能会选择通过网络或手机App等方式订立遗嘱。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方便订立遗嘱,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电子遗嘱的法律效力并不稳定,容易受到争议。

因此,建议还是选择传统的书面形式,并在签署遗嘱时请证人到场,以确保遗嘱的法律效力和真实性。

案例层面

在实践中,因为遗嘱的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导致遗嘱无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有一位老人在病重时口述遗嘱,但并未采用书面形式,且没有证人在场,导致遗嘱无效,最终遗产继承产生争议。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订立遗嘱的法定形式十分重要,不仅可以确保遗嘱的有效性,还可以保障遗产继承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综上所述,订立遗嘱的法定形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由订立遗嘱人亲笔签名,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人在场签字或盖章。此外,还应当注意遗嘱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出现无效的情况。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财么”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