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么 >  知识 >  遗产纠纷 > 哪些人能是法定继承人,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哪些人能是法定继承人,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张晓明             来源:财么

在我国,法定继承人是指在被继承人死亡时,按照法律规定自动继承被继承人财产的人。法定继承人的身份不依赖于被继承人的遗嘱或其他协议,而是由法律规定确定的。那么哪些人能成为法定继承人,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呢?

一、直系亲属

20230222103625610

直系亲属是指被继承人的父母、子女、配偶等亲属。在我国,直系亲属是最主要的法定继承人。如果被继承人没有留下遗嘱,那么他的财产将由直系亲属继承。具体规定如下:

1. 配偶继承的情况:如果被继承人没有父母、子女,则配偶继承全部财产。如果被继承人有父母,但没有子女,则配偶继承一半财产。如果被继承人有子女,配偶继承三分之一财产。

2. 子女继承的情况: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配偶,则子女继承全部财产。如果被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继承剩余财产的一半。

3. 父母继承的情况: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配偶、子女,则父母继承全部财产。如果被继承人有配偶或子女,则父母继承剩余财产的一半。

二、旁系亲属

旁系亲属是指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在我国,旁系亲属也可以成为法定继承人。但是,旁系亲属的继承权是相对较低的,仅在直系亲属不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继承。具体规定如下:

1. 兄弟姐妹继承的情况: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配偶、子女、父母,则兄弟姐妹继承全部财产。如果被继承人有配偶、子女或父母,则兄弟姐妹继承剩余财产的一半。

2. 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的情况: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则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全部财产。如果被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或兄弟姐妹,则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剩余财产的一半。

三、无亲属的情况

如果被继承人没有任何亲属,他的财产将归国家所有。这是因为在我国,没有亲属的人没有继承权,财产也不能被无限制地挥霍。

综上所述,我国法律规定了哪些人可以成为法定继承人。在继承财产时,直系亲属的继承权是最高的,旁系亲属的继承权则相对较低。如果被继承人没有任何亲属,则财产将归国家所有。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财么”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