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么 >  知识 >  遗产纠纷 > 法定继承父母算1人还是2人呢?

法定继承父母算1人还是2人呢?

俞学             来源:财么

在中国,法定继承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当某一人死亡时,其财产应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而对于法定继承中的父母,很多人都不知道算1人还是2人。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实际操作角度和伦理角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从法律角度来看

20230222103625700

按照《继承法》的规定,父母都是合法继承人,应该平等继承子女的遗产。但是,对于父母的继承份额,该法未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在法律上,父母算1人还是2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如父母有一方死亡,其遗产应按《继承法》的规定分配给其子女,如果只有一个子女,则其遗产全部归该子女所有;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子女,则其遗产应平均分配给所有子女。而如果父母双方都已经死亡,其遗产则应平均分配给所有子女。

二、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

在实际操作中,父母算1人还是2人,主要取决于父母是否同时去世,以及其遗产的具体情况。

1.父母均存活

如果父母都健在,其遗产分配应该按照《继承法》的规定,由子女平均分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算2人。

2.父母中一方去世

如果父母中有一方去世,其遗产应按照《继承法》的规定分配给子女。如果只有一个子女,则其遗产全部归该子女所有;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子女,则其遗产应平均分配给所有子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算1人。

3.父母均已去世

如果父母双方都已经去世,其遗产应平均分配给所有子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也算1人。

三、从伦理角度来看

在伦理上,父母算1人还是2人,主要取决于对于父母的继承份额如何分配。

在现代社会,子女对于父母的赡养责任越来越弱化,但是,父母对于子女的养育之恩却永远难以忘怀。因此,在伦理上,子女应该尽可能地为父母争取更多的继承份额,以表达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算2人,可以更好地体现对于父母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财么”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