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是指在遗产分配时,能够合法地获得遗产的权利。在我国民法中,规定了哪些人享有继承权,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定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是指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可以继承遗产的人。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法定继承人主要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近亲属。其中,被继承人的子女是最主要的继承人,其次是配偶和父母,然后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二、遗嘱继承人
遗嘱继承人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立下遗嘱,规定了遗产分配的对象。这些对象可能是被继承人的亲戚、朋友、慈善机构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会被法院判定为无效。
三、遗赠人
遗赠人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将自己的财产转让给他人的行为。与遗嘱不同的是,遗赠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遗赠人可以是被继承人的子女、亲戚、朋友、慈善机构等。
四、遗产托管人
遗产托管人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通过遗嘱或其他方式,将自己的财产托管给他人的行为。这些托管人可以是被继承人的子女、亲戚、朋友、律师等,其主要职责是保管被继承人的财产,遵循被继承人的意愿进行管理,直到财产分配完毕。
五、收养子女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收养子女也可以享有继承权。收养子女可以继承其收养父母的遗产,并且与收养父母的生育子女享有同等的继承权。
综上所述,享有继承权的人主要包括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遗赠人、遗产托管人和收养子女。在遗产分配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继承人的身份和继承份额,确保遗产的合法、公正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