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么 >  知识 >  遗产纠纷 > 遗嘱无效的法定事由是如何的?

遗嘱无效的法定事由是如何的?

张晓明             来源:财么

在我们生活中,遗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书,它可以规定个人财产的分配方式,保障遗产的合理分配,同时也可以避免家庭矛盾的发生。但是,如果遗嘱存在某些法定事由,那么这份遗嘱就可能会被认为是无效的。那么,遗嘱无效的法定事由是如何的呢?

一、未满十八岁的人无法立遗嘱

20230222103625525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未满十八岁的人是无法立遗嘱的。因为未成年人的意识和判断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所以不能单独作出财产分配的决策。但是,如果未成年人的遗嘱是在父母或监护人的监护下签署的,那么这份遗嘱就是有效的。

二、精神疾病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法立遗嘱

精神疾病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指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自行处理财产事务的人。因为这类人的意识和判断能力有限,所以他们所立的遗嘱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或者是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因此,这类人所立的遗嘱也是无效的。

三、遗嘱的签署必须是自愿的

遗嘱的签署必须是自愿的,不能是被他人强迫或者是利用其他手段迫使其签署的。如果遗嘱的签署存在强迫或者欺诈等情况,那么这份遗嘱也是无效的。因此,在签署遗嘱时,一定要确保自己是出于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

四、遗嘱必须是合法的

遗嘱的内容必须是合法的,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比如,不能违反法定继承的规定,也不能违反社会公德和道德风尚。如果遗嘱的内容违反了以上规定,那么这份遗嘱就是无效的。

总之,遗嘱无效的法定事由涵盖了未成年人、精神疾病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签署遗嘱时存在强迫或欺诈等情况、遗嘱内容违法等多个方面。因此,在立遗嘱时,一定要符合法律的规定,确保遗嘱的有效性,避免因为遗嘱无效而产生的财产纠纷。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财么”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