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么 >  知识 >  遗产纠纷 > 丧失继承权的行为有哪些?

丧失继承权的行为有哪些?

王子轩             来源:财么

继承权是指一个人在其亲属死亡后,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获得其财产的权利。但是,如果继承人在某些情况下做出了不当行为,就可能会丧失继承权。那么,丧失继承权的行为有哪些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涉嫌犯罪行为

20230222103625533

如果继承人涉嫌犯罪行为,就可能会丧失继承权。比如,继承人犯有故意杀人、伤害、抢劫等罪行,就会被法律认定为不适合继承人的身份,因此丧失继承权。这是因为,犯罪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规定,不符合继承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心,所以不应该享有继承权。

二、虐待被继承人

如果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就可能会丧失继承权。比如,继承人虐待其父母、配偶、子女等被继承人,导致被继承人的身体或精神受到伤害,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违背了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心,因此不应该享有继承权。

三、弃权或放弃继承权

如果继承人自愿放弃继承权,就可以丧失继承权。比如,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后,自愿签署放弃继承权的协议,或者在法院判决前自愿放弃继承权,这样的行为是自愿的,因此继承权也就不存在了。

四、违反法律规定

如果继承人违反了法律规定,就可能会丧失继承权。比如,继承人违反了遗嘱法规定,未按照遗嘱分配财产,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都可能导致其丧失继承权。这是因为,遗嘱是被继承人在生前制定的,是其合法的意愿,继承人应该按照遗嘱的规定分配财产,否则就是违法行为。

五、不肖子女

如果继承人是不肖子女,就可能会丧失继承权。不肖子女是指行为恶劣、品德败坏、不孝顺、不尊重父母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继承人遗嘱中没有明确规定,法律规定继承人应该按照继承顺序继承财产,但是如果继承人是不肖子女,就可能会被法院剥夺继承权。

综上所述,丧失继承权的行为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涉嫌犯罪行为、虐待被继承人、弃权或放弃继承权、违反法律规定以及不肖子女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与继承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心有关,如果继承人违反了这些原则,就应该被剥夺继承权。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财么”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