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房产时,合同上的面积往往是决定购房者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很多人在购房后发现,房子的实际面积和合同上的面积不符。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购房者应该了解合同上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一般来说,合同上的面积是指建筑面积。而建筑面积并不等同于实际使用面积。建筑面积包括公共部分和私人部分,如走廊、楼梯、电梯等,因此合同上的面积并不代表实际使用面积。如果购房者想要知道自己购买的房子的实际使用面积,可以向开发商或房屋中介咨询。
其次,购房者应该注意合同上的面积是否包含阳台、露台等。有些房屋的阳台、露台并不在建筑面积内,因此在购房时应该询问清楚,以避免后期发现实际使用面积不符合预期。
如果购房者发现房子实际面积和合同上的面积不符,应该及时与开发商或房屋中介联系。一般来说,开发商或房屋中介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是建筑面积和实际使用面积不符,开发商可能会提供一些补偿或调整方案。如果是阳台、露台等未计入面积的问题,开发商可能会提供按实际使用面积计算的方案。
如果开发商或房屋中介无法解决问题,购房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在我国,购房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购房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购房者可以向房地产监管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要求开发商或房屋中介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总之,购房者在购房时应该仔细查看合同上的面积,并了解面积的计算方式。如果发现实际面积和合同上的面积不符,应该及时与开发商或房屋中介联系,寻求解决方案。如果无法得到合理解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