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特别是在涉及财产分配时更是如此。离婚夫妻应该清楚哪些财产可以分配,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和纠纷。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夫妻离婚时哪些财产可以分配。
婚前财产
婚前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建立前就已有的财产,包括个人劳动所得、继承财产、赠与财产等。在婚姻关系解除后,婚前财产归属于原所有人,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不需要进行分配。
共同财产
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中共同取得的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主要包括:
1. 由夫妻共同劳动所得的财产,如工资、奖金等。
2. 夫妻共同购置的财产,如房屋、汽车、家具等。
3. 夫妻共同存款、股票等金融财产。
共同财产的分配原则是以平等原则为前提,按照“协议优先,法律补充”的原则,由离婚双方自行协商分配,如果协商无果,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分配。
个人财产
个人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中由一方独立取得的财产,包括个人劳动所得、继承财产、赠与财产等。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不需要进行分配。
赡养费
赡养费是指离婚后一方需要支付给对方的生活费用,主要是为了维持对方的正常生活。赡养费的数额应根据离婚双方的财产状况、收入状况、生活需要等因素进行协商确定。如果协商无果,可以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决。
总之,夫妻离婚时哪些财产可以分配主要包括共同财产和赡养费。在分配财产时,应遵循平等原则,进行协商或依法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