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房产继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多种法律条款和规定。在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下,继承来的房产是否也成为夫妻共同财产呢?这个问题并不简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夫妻婚前已经共同所有的财产,婚后夫妻共同取得的财产以及夫妻一方因工作、生产或者其他原因取得的财产。从法律角度来看,继承来的房产并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畴内,因为它并非夫妻婚前已经共同所有的财产,也不是婚后夫妻共同取得的财产,更不是夫妻一方因工作、生产或者其他原因取得的财产。
二、继承人的身份
如果继承来的房产是配偶的父母或者祖父母的财产,那么在法律上,这个房产是配偶的个人财产,继承人只是作为受益人接受继承人的遗产,而并不会因此成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如果继承来的房产是双方父母的财产,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双方父母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此继承来的房产也会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一部分。
三、共同维护
如果夫妻双方在继承来的房产中进行了共同维护,比如进行了装修、改造等,那么这个房产就有可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维护的费用是夫妻共同承担的,那么在离婚时,这个房产就需要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进行分割。
四、法院判决
如果在继承人继承来的房产中,存在一些争议,比如其他继承人对继承人提出异议,或者存在其他纠纷,那么最终的判决结果也会影响这个房产是否成为夫妻共同财产。
综上所述,房产继承后是否成为夫妻共同财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继承人继承来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时,夫妻双方需要在离婚时进行分割;如果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在离婚时不需要进行分割。因此,在继承人继承来房产时,需要对房产的来源、继承人的身份以及夫妻双方的共同维护情况等进行充分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