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继承法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规定了财产继承的范围、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继承的顺序等内容,对于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继承法中,第一顺位继承人是指在遗产分割时享有优先权的继承人,那么哪些人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范围呢?
一、遗嘱继承人
遗嘱继承人是指被遗嘱人在遗嘱中所指定的继承人。在继承法中,遗嘱继承人享有优先权,即使其在继承人的顺序中不在第一顺位,也可以优先继承遗产。但是,遗嘱继承人的继承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不能剥夺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等。
二、法定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是指在继承人的顺序中排名靠前、享有优先继承权的继承人。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人按照顺序分为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等四类。其中,配偶享有继承的优先权,但是如果遗嘱中有其他规定,则以遗嘱为准。
三、被扶养人
被扶养人是指在被继承人生前长期被其扶养、赡养的人。在我国法律中,被扶养人可以作为继承人,其继承权受到法律保护。如果被继承人死亡后没有遗嘱,那么被扶养人可以在法定继承人中享有相应的继承权。
四、容亲者
容亲者是指在被继承人生前无法与其结婚、没有法定继承权的情况下,长期与其共同生活、共同承担家务的人。在我国法律中,容亲者可以在被继承人死亡后享有一定的继承权,但是其继承权受到法律限制,不能超过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
综上所述,哪些人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范围,主要是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被扶养人、容亲者等。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继承人的顺序和继承份额,并遵循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保障各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