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会丧失继承权?继承权丧失的后果是什么?继承是指在死者死亡后,其财产权益不断地传承给生者的过程。继承权是指生者合法享有死者财产权益的权利。在我国,继承权是由法律规定的,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亲属才有继承权。但是,如果亲属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规定,就会丧失继承权。那么,哪些情况下会丧失继承权?继承权丧失的后果又是什么呢?从多个角度分析,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哪些情况下会丧失继承权
1、犯罪行为
如果继承人在法律上被认定为犯罪行为,他就会失去继承权。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如果继承人因犯罪被判刑,而刑期在死者继承时仍未满,那么他就丧失了继承权。例如,如果继承人因杀人罪被判刑10年,而死者在继承时他的刑期还剩5年,那么他就丧失了继承权。
2、遗弃行为
如果继承人在死者生前曾经遗弃过死者,那么他也会失去继承权。遗弃是指继承人明知死者需要其抚养和照顾,但是故意不履行义务,导致死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死亡。例如,如果继承人因为个人原因与死者不和,而故意不抚养、不看护死者,导致死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那么他就会失去继承权。
3、不履行赡养义务
如果继承人未履行赡养义务,那么他也会失去继承权。赡养义务是指继承人应该为死者提供生活费用、医疗费用等必要费用,如果继承人未能履行赡养义务,导致死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死亡,那么他就会失去继承权。
4、放弃继承权
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不愿接受继承,那么他就会失去继承权。例如,继承人在死者生前就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继承,那么他就会失去继承权。
二、继承权丧失的后果
1、无法继承死者的财产
当继承人失去继承权之后,他将无法继承死者的财产。这意味着他不能享受死者财产带来的收益,例如股息、利息、房租等等。同时,他也不能享受死者财产所带来的权利,例如投票权、表决权等等。
2、无法继承死者的债务
当继承人失去继承权之后,他将无法继承死者的债务。这意味着他不能受到死者债务所带来的负担,例如债务利息、债务本金等等。
3、无法享受继承带来的其他权益
当继承人失去继承权之后,他将无法享受继承带来的其他权益。例如,他不能享受死者财产所带来的社会地位、声誉等等。
总之,继承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但是如果继承人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律规定,他就会失去继承权。继承权的丧失会给继承人带来很多不便和损失,因此继承人应该遵守法律规定,不要违反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