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所共同创造或共同取得的财产,包括房屋、车辆、存款等。而在夫妻中一方去世后,对于共同财产的继承问题,往往会引起许多争议和纠纷。那么,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顺序是什么呢?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定继承顺序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顺序如下:
1. 配偶继承
夫妻共同财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配偶。在配偶仍然健在的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归配偶所有,丧偶后仍然归配偶所有。
2. 子女继承
如果夫妻没有子女,夫妻共同财产的第二顺位继承人是父母。如果夫妻有子女,则夫妻共同财产的第二顺位继承人是子女和配偶,继承份额依据法定规定。
3. 父母继承
如果夫妻同时没有子女,夫妻共同财产的第二顺位继承人为夫妻的父母,继承份额依据法定规定。
二、夫妻共同财产的自愿继承顺序
在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之外,夫妻还可以自愿签订遗嘱或协议,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顺序。夫妻可以在协议中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顺序和分配比例,以达到双方的意愿。
三、夫妻共同财产的注意事项
1. 夫妻共同财产登记要注意
夫妻共同财产的登记要注意,避免一方的财产被另一方占有。尤其是在房屋、车辆等财产的登记上,夫妻双方应当在财产登记中注明“共有”或“共同所有”,以保证双方的权益。
2. 夫妻共同财产的管理要规范
夫妻共同财产的管理要规范,避免一方侵占另一方的财产。夫妻双方应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管理夫妻共同财产,并及时告知对方财产的情况。
3. 夫妻共同财产的维权要及时
如果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产生了争议,要及时维权。夫妻双方应当尽早寻求法律援助,并根据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顺序是按照法律规定,首先由配偶继承,其次是子女和父母。夫妻还可以在遗嘱或协议中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的继承顺序和分配比例。在管理和维权方面,夫妻双方也需要注意细节,避免财产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