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某个人死亡后留下的财产应该由哪些人继承。在中国,继承权是由《继承法》来规定的。而有赡养义务的成年继子女是否有继承权,这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继承法》对于继承权的规定。根据《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分为两类: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而继承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果没有遗嘱,那么财产就会按照这个顺序依次被继承。
对于有赡养义务的成年继子女来说,他们在法律上并没有成为法定继承人。因此,如果没有遗嘱,他们是没有继承权的。但是,如果有遗嘱,那么他们是有可能成为遗嘱继承人的。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有关赡养义务的规定。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继父母有赡养义务,但是赡养义务的范围是有限的。赡养义务主要包括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而在《继承法》中,并没有对于赡养义务与继承权之间的关系做出明确的规定。
此外,还有一些法律实践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比如说,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法院就审理了一起有赡养义务的成年继子女继承案。据报道,该案的继承人是一位离婚女性,她的母亲在她小时候去世了,后来她的父亲再婚,她就有了继母和继兄弟。但是,她的继父在她成年后又离婚了,继母和继兄弟也都离开了。最后,她的继父去世了,留下了一笔财产。在这个案件中,法院认为,该女性在成年后一直独立生活,没有得到过继父的赡养,因此,她并没有继承权。
综合来看,有赡养义务的成年继子女是否有继承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他们并没有成为法定继承人,但是在有遗嘱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成为遗嘱继承人。此外,赡养义务与继承权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被明确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有类似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