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么 > 问答 > 遗产纠纷问答 > 口头遗嘱有效力吗?

口头遗嘱有效力吗?

solome2

回答:

遗嘱是为了保障遗产合法有序地传承而制定的文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遗嘱分为口头遗嘱和书面遗嘱两种类型。在实际生活中,口头遗嘱不仅很常见,而且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亲友在场作证,口头遗嘱就是有效的。但是,口头遗嘱是否真的有效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口头遗嘱是否有效要看具体情况。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由遗嘱人亲笔签名或者指定代书人代为签名,并在见证人的面前签字或者盖章。”这就意味着,口头遗嘱在法律上并没有地位,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口头遗嘱也会被法院认定为有效。比如,如果口头遗嘱的内容已经被亲友多次证实或者遗嘱人在临终前明确表达了遗愿,经过法院审查认定后,口头遗嘱就有可能被认定为有效。

其次,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口头遗嘱的有效性很难保证。因为口头遗嘱没有书面遗嘱那么严谨,容易被误解或者记忆不准确。而且,口头遗嘱往往没有经过见证人的确认,容易出现证据不足的情况。如果遗产纠纷发生,证据不足会导致口头遗嘱的效力无法得到认定,遗产无法合法有序地传承。

最后,从人情角度来看,口头遗嘱虽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它的意义却非常重要。比如,一位临终的老人对亲友说出了自己的遗愿,这个遗愿虽然没有书面遗嘱严谨,但是却表达了老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对于亲友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在这种情况下,亲友可以尽可能地满足老人的遗愿,以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综上所述,口头遗嘱在法律上不具备效力,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它的意义却非常重要。为了避免遗产纠纷的发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制定书面遗嘱,并在合法的渠道上进行备案,以确保遗产的合法有序传承。

该页面不兼容电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