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老人因为不识字而无法立遗嘱的情况。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录像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记录方式。那么,不识字的老人可以通过录像的方式来立遗嘱吗?本文将从法律、实际操作以及争议性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法律角度
根据《继承法》第十八条规定:“遗嘱应当由遗嘱人亲笔或者口述并由遗嘱人亲自签名或者指定代笔人在其指定的地点签名,并在见证人在场下作出签名和指纹或者盖章的证明;或者由遗嘱人亲口讲述或者以录音、录像等形式表达并经过见证人的证明。”可见,法律并没有规定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笔签名或者指定代笔人代签,而是允许以录音、录像等形式表达。因此,不识字的老人可以通过录像的方式来立遗嘱。
二、实际操作角度
虽然法律允许通过录像的方式来立遗嘱,但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录像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遗嘱人应当在录像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明确指出遗产的分配情况。
2.录像过程中应当有第三人在场,并在录像中进行证明。因为录像可以被修改、删除等操作,如果没有第三人在场进行证明,录像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3.遗嘱人应当在录像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明确指出遗产的分配情况,以避免遗产分配产生争议。
三、争议性角度
虽然法律允许通过录像的方式来立遗嘱,但录像方式立遗嘱仍存在争议性。首先,录像可以被修改、删除等操作,录像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其次,遗嘱人在录像中表达的意愿是否真实有效也难以保证。最后,录像方式立遗嘱容易产生争议,特别是在遗产分配方面容易产生分歧。
综上所述,不识字的老人可以通过录像的方式来立遗嘱,但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多个细节,以确保录像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录像方式立遗嘱仍存在争议性,需要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