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么 > 问答 >贷款问答
  • 2020-07-13 借款软件换了电话怎么办?

    查看详情>> 借款软件换了电话可以立即登录软件,进入个人征信修改绑定的号码,如果是原来的手机丢失、不用了,可以联系人工客服,提交个人资料审核通过后绑定新的电话号码。如果原来的电话还在使用,那么只是接收一下验证码就可以了。总之,网上借款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就是电话号码,如果换了以后要尽快修改,否则有事可能会打给你的紧急联系人。
  • 2020-07-13 为什么别人借款打我电话?

    查看详情>> 别人借款打我电话,原因是对方在借款的时候,把你作为紧急联系人,填写了你的电话号码,这样借款机构在审核或催收的时候,会拨打你的电话来寻找借款人。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别人盗用了你的电话号码用于借款,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赶紧联系别人,让他尽快找借款机构更换号码,并且注销你的信息,如果出现了严重的情况,可以收集证据报警处理。
  • 2020-07-13 借款不想让家人知道怎么办?

    查看详情>> 借款不想让家人知道的话,可以采取这些办法,1、紧急联系人不要填写家人电话,包括亲戚朋友的,否则一传十十传百,家人会得知你贷款的消息。2、不要申请授权通讯录的网贷,这些机构在你逾期后会拨打通讯录里的电话,这样你家人也会知道借款的事。3、借款按时还款,无逾期违约,贷款机构不会通知你的家人。总之,现在借款机构都不会主动联系家人,除非是催收或者审核的时候。
  • 2020-07-13 豆豆钱退保费多久到账?

    查看详情>> 豆豆钱退保费大约在5-10个工作日左右到账。退保费之前需要先电话联系豆豆钱官方客服,对方会将用户信息登记并告知退保大约所需时间和注意事项的。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平台在强制让用户买了保险之后会以保险过期、保险公司不同意退取而拒绝退保费,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去公信力比较强的媒体平台进行投诉,解决效果还是不错的。
  • 2020-07-13 类似美团借钱的软件

    查看详情>> 类似美团借钱的平台有:1、苏宁易购任性贷。和美团借钱一样都属于消费信贷产品,借款时系统会进行综合评估,对平台的贡献度会影响综合评估结果。不过两者也有差别,美团借钱可随借随还,支持按日计息也支持分期,但苏宁任性贷不支持随借随还;2、平安小橙花。平安小橙花也为循环消费贷产品,可随借随还,支持分期,额度可用于消费也可用于提现。此外,京东金条、微粒贷、提钱花、招联好期贷等都属于类似的消费贷借款平台。
  • 2020-07-13 豆豆钱可以申请退息吗?

    查看详情>> 豆豆钱可以申请退息,如果用户在平台贷款之后出现利息超过国家规定红线或者是平台为了合规,主动进行退息,那么用户都是可以去申请的。至于是否能够申请成功,就看最终双方的协商结果是怎样的。另外在计算利息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用户需要将在平台申贷的其他费用一起计算进去。比如说管理费、中介平台费等。有些平台只是将利息换了名目重新分摊而已。
  • 2020-07-13 备用金结清了显示还有逾期

    查看详情>> 用户若存在花呗、借呗当前逾期,那么备用金结清之后系统就可能提示还有其他逾期,导致无法继续使用备用金。花呗、借呗以及备用金中任意一种出现逾期行为都会被上报到芝麻信用,三者的借款额度都是由系统根据芝麻信用等维度综合评估得出的,因此逾期行为会相互影响。花呗和借呗的逾期时效是5年,但用户还清欠款后逾期影响也会逐渐减弱,用户也可以通过提高支付宝账户活跃度等方式来累积信用。
  • 2020-07-13 建行个体户经营快贷可以续贷吗?

    查看详情>> 建行个体户经营快贷是可以续贷的。只要用户满足建行其它贷款的申请条件,哪怕申请了个体户经营快贷没有结清,也是可以继续申请其他类型贷款的。而申请的个体户经营快贷额度过高,再申请贷款用户可能会无力还款,这时候就不能续贷了。因此,只有还款能力较强、信用资质条件较好的个人经营户,才可以在已经申请了建行个体户经营快贷前提下续贷。
  • 2020-07-13 网贷为啥只催收不起诉?

    查看详情>> 部分网贷只催收不起诉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1、逾期金额较小,放贷平台考虑到起诉成本而选择只催收不起诉;2、放贷平台在借贷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例如利息过高、合同违规、不具备放款资质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网贷逾期都不会被起诉,对于那些利息合规的持牌机构来说,起诉逾期用户是会得到法院支持的,这也是降低坏账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 2020-07-13 美团钱包余额在哪里查看?

    查看详情>> 用户要查看美团钱包余额,需要登录到美团APP,点击右下角【我的】,点击我的钱包旁边的【进入钱包】,点击余额,进入到账户余额就可以了。除了查看自己的余额之外,还可以在美团钱包里面借钱。用户点击【借钱】之后,按照页面提示填写相关资料信息、进行人脸认证等,最终平台在综合评估之后就会给出申请是否通过、审批额度多少的结果。